​​王本玉 :下冶赋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2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
图片

太行之南,河济之交,有镇古拙,名曰下冶。北枕王屋烟霞,南瞰黄河浩淼,西接古晋险隘,东连轵关古道。千秋风雨,铸就山河锦绣;百代沧桑,犹存铁火精魂。今作斯赋,溯史寻踪,以彰其华。

昔大禹导水,斧凿龙门,疏瀹济渎,此地始通人烟。商周属畿辅,春秋归晋疆。战国烽火,韩魏争锋,冶铁铸兵,燧烟蔽日。秦汉一统,置郡设亭,炉火映星河,金声动九霄。

史载“下冶”之名,肇端于汉,盖因炉冶林立,坊市星布,匠魂灼灼,薪传不息。

王屋嵯峨,云蒸霞蔚,仙人采药之窟;黄河奔涌,浪卷沙沉,伏羲画卦之津。官道通衢,驼铃商旅接秦晋;津渡舟横,渔火棹歌连洛汴。更有天坛峭拔,愚公故里,传说古今,文脉深藏。乡村古巷,尤闻铁钻铿锵;断壁残碑,尚记炉神庙祀。古镇聚天地灵秀,百代凝金火精魂。

唐时裴休,宰相鸿儒,曾游此间,留题“炉峰晓月”。至宋,冶炼繁盛,作坊遍布普救寺畔,常有神匠铸铁为犁,惠泽农桑,民颂“冶镇神工”。明末闯王过境,匠户捐铁成兵,义旗猎猎映山河。清末列强割据,乡民护矿抗辱,血性昭昭濯汗青。及至抗战,西山枪局隐于深山,红炉锻刀枪,烈火淬忠魂,写就丹心史册。

旧时炉渣化沃土,千载冶火孕奇珍。辣椒满岭,葱籽盈川,特色农产富黎庶,大岭艾香飘中原,北吴烟叶变中华,石槽香油进万家,罗卜白菜盈笑脸,良种出口东南亚。往昔祖辈挥汗壮五谷,今人依托市场掘起薪。生逢盛世,旧村新貌,民宿星布,风车翩翩,峰回路转,柳暗花明。俯瞰逢石湖,碧蓝如海,仰看夕阳俏万山。长笛声响踏浪过,三峡游船寻奇景。孟良寨上烽烟寂,野竹林畔鹧鸪音。九蹬莲花花鲜艳,八角山上看飞红。

嗟乎!下冶一地、以冶为名,以火为魂,熔铸的岂止铜铁?更是山河气度,民族精魂。昔人铸铁器以利天下,今民秉匠心再开新篇。惟愿古镇栉风沐雨,永耀光华!

图片

 作者简介 : 王本玉,济源下冶人,文学爱好者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Powered by pg电子阿卡丁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